翻看電腦內的存相看到這張第一次試作的法式焦糖燉蛋,製作難度不高,在網上很輕易便可以找到食譜及製法。
唯一要考慮的是用那種碟子,愛吃燉蛋的話要用窄而深的碟或碗,相反喜愛吃焦糖的話就要用較寬而淺的碟咯。
2007年11月26日
銅炭鍋‧泰豐廔
昨天和女友到會展 Canon Expo 後到尖沙咀晚飯,逛到漆咸道附近看到泰豐廔的招牌上有一個涮羊肉的銅炭鍋,頓時想到以前旅遊北京時涮羊肉的美味,不如就涮羊肉啦!
可惜未上樓梯便聽到知客先生向其他客人說:"無訂位?無位了,爆晒棚~"...既然無位即係要再傷腦筋,在附近閒逛順道打電話給尖沙咀地膽好友楊生問一問附近是否仍有其他用銅炭鍋涮羊肉的店,答案是只此一家v_v,女友提議不如重返泰豐廔搏一搏,可惜知客先生仍是同一句說話;反正大家都想試試不如趁機訂位吧,知客先生預計大約八時半有位,好!等就等啦!留下姓名電話後想著在何處花去此四十五分鐘便走了。
甫走到樓梯轉彎,聽到知客在樓上大叫 "阿何!阿何!有位了!" 大喜,走回頭看看該阿何是否指我。Lucky!果然阿何是我!感動!:P
因為初次幫趁未知份量,所以只點了小牛、小羊及餃子各一;接著其中一位老伙記放下這堆東東(是涮羊肉的小料吧?) 問我:"混醬嗎?"我僅認到其中的麻醬、南乳、蔥...其他是甚麼真個摸不著頭腦,該老伙記可能見我們樣子呆呆的,"我幫你混啦!吃辣嗎?" 三爬兩撥便給我們一人混了一碗醬了。
期待已久的銅炭鍋到了!有鍋無酒若有所失,多加一支大青島後,感覺完美了!
由於牛肉及羊肉己半解凍的關係,並非一捲捲的躺在碟上,所以碟子雖小但其實份量十足;單單小牛小羊餃子便110%飽了!感覺羊肉比牛肉好味,下一次剩要一個大羊好了。
買單後老伙記更自動送上甜品高力豆沙四個,好味道!可惜現在天氣仍暖,待入冬後真正天寒地凍之時再到泰豐廔涮羊肉,定必十分正斗!
大閘蟹
已多年未有食大閘蟹了,上星期四晚獲四姊送贈四隻,事隔多年再一次品嚐到美味的大閘蟹。
由於以往皆坐定定等食,今次要自已落場整,只知道必需要先買紫蘇葉及鎮江醋;買了紫蘇葉後想...紫蘇葉應該鋪在蟹面、蟹底還是放在水中?茫無頭緒,唯有求教萬能的 google 神...
原來紫蘇葉要先放在水中煮,待水沸騰後,將大閘蟹反轉蟹肚向天隔水蒸二十分鐘,何解反轉蟹肚?是因為怕蟹膏流走...鎮江醋則需要加些許紅糖及薑茸,網頁還提到需要伴以紹興酒及薑茶等,極麻煩...而以上種種皆為了驅除大閘蟹的寒氣,否則正常人的肚子未必受得了。吃蟹之時正值港股連日大跌,大閘蟹吃大閘蟹,十分應境...吃的時候大有同類相殘之感... v_v
2007年11月11日
交響‧情人夢的音樂世界
昨天在香港伊利沙伯體育館(新伊館)觀賞了香港管絃樂團舉辨的《交響‧情人夢的音樂世界》演奏會,今次香港管絃樂團能乘著日本電視劇《交響情人夢(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在香港播映而引起觀眾對交響樂的興趣而舉辨演奏會,不得不讚賞香港管絃樂團對潮流的觸覺及拓展觀眾層面的積極。
有些兒奇怪為何舉行地點會選擇新伊館而非文化中心?是為著票價問題嗎?個人感覺新伊館不大適合交響樂團演奏,因為表演的舞台實在太峽窄,且聲音並不集中,需要動用場館的音響設備輔助演出,雖然偶而出現迴音,但貴為亞洲數一數二的樂團,這些小問題並不影響其精采演出。
是次演奏會唯一需要改進的,是某些小觀眾的質素,例如本人座位後的小朋友,在第一首曲目完結後進場,蒲坐下便踩了我背脊兩三腳,到第二首曲目演奏期間更不停用腳踢我的椅背,好不容易忍耐至第二首曲目完結後才可對其父母投訴,之後才能有限度安靜地欣賞餘下的演奏...亦有其他小觀眾在演奏途中大力地掀那為數祇有數頁的場刊,一頁又一頁掀個不停,該小觀眾及其母對其他觀眾的目光投訴亦無甚反應;更甚者是整小區的觀眾集體遲到,遲到並無不妥,最大問題係在場外等待曲目完結的時候大聲喧嘩... v_v
我贊成父母帶同小朋友欣賞演奏會,但作為父母,我想應該在進場前預先向小朋友講解一些基本禮議,這不單是對表演者及其他觀眾的尊重,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
2007年11月9日
試玩 lightbox 2
請用 mouse click 下面張相... click 完可以留意見話我知有乜反應嗎?
在 Lokesh Dhakar 的網頁上看到 lightbox 2 的介紹,感覺很有趣,但由於自己沒有 server host 那些 .js,所以未能試玩;後來看到大好人 Jinn 把那些 .js 放在自己 server 公開給大家使用,所以可以試一試用了,成品如上,於 firefox 上完全無問題,曾經在 ie6 上可以順利運行,但之後重試卻運行不到,十分飄忽。v_v
Blogger 自由度真的很高,而且高手如雲資源處處... 不過希望自己不會由寫 blog 變成玩 blog 罷!
:-)
後記:看來 ie6 運行問題在於未能完全載入外掛的 .js 所引致...有待引證
2007年11月7日
照片上加上外框
測試連接網上相簿連結的相片:
測試成功之後覺得自己的相片大部份用黑色相框,感覺與前文後理 (亂用成語!) 的距離增加,今天下午找尋 html 的網頁找資料,希望可以做到用 mouse 移到照片上會出現外框...
在 google 的幫助下找到 onmouseover/onmouseout 可以做到類似效果,在多番嘗試下,但始終未能將 mouse 移到相片後出現的外框顏色更改。之後在 W3Schools 尋找,發覺網址的 "hover" 效果可能可以做到類似效果而又同時可以更改顏色,在 blog 的 style 部份作以下修改:將原來的 img { border="0"}
改為
img {border: 1px solid black} 正常情形下只會顯示網頁背景顏色的框
img:hover {border: 1px solid #3e3e3e} 當 mouse 移到相片後框的顏色會轉變為深灰色
但此效果未能在 internet explorer 6 上顯示,firefox 則完全無問題。
2007年11月5日
第二支部開幕
早前由於嚴重不滿 Windows Live Spaces 的速度過慢及介面欠缺自由度,經女友及朋友光圈介紹,初步接觸 blogspot;及後在 Final Sense 找到一個頗合心意的簡約模板,在經過個多星期的修飾後,雖然仍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或微調,暫時總算親手製做了一個頗為滿意的個人化介面,感覺很好。
現階段將不會即時將位於 Windows Live Spaces 的初代《郛楞椏綰》刪除;我現在的想法是初代《郛楞椏綰》仍維持生活化的風格,而第二支部則以 photo blog 的形式進行試用。可能在試用後會把所有內容集中於第二支部,唯暫時仍以分途廣播形式,希望做到各自各精采吧!